近期,“去‘老行署’打卡”成为临沧市民微信朋友圈中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临沧曾经的最高行政机关驻地,临沧专员公署旧址(老行署)在2021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经精心改造,这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日面向游客开放,成为展示临沧文物考古成果、了解临沧历史的重要场所。 除文物展示外,吸引游客的还有清雅的廉政文化景观。“为官当清、当慎、当勤”“克己方能奉公,廉洁方能自守”……各种廉政标语、清廉家训,古今名人的廉洁小故事让人瞬间产生代入感,廉洁文化与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实现“人在景中走、廉在心中生”。 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本地廉洁文化资源,深挖廉洁文化“源头活水”,通过提炼历史题材中的清廉元素,发掘民俗民情中的“廉洁因子”,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 “桑康节是布朗族群众每年都举办的节日,人们用清水为族人沐浴、泼水,意为洗去污浊、保持一身正气,表达他们对纯净廉洁文化的追求。”走进云县忙怀乡,解说员在向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布朗味的廉洁小故事。该县纪委监委将廉政宣传教育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布朗族地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将廉洁文化潜移默化渗透到群众生活中。 在临翔区平村乡,“一园一址一站一馆”的红色研学体验路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为民的事迹中汲取营养,深植廉洁于心。该区纪委监委协同各部门在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同时,精选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红廉故事,不断增强红廉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阿数瑟”是镇康群众在劳动生活中创作形成的民间艺术,镇康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清廉因子”,把廉洁文化和法律法规中的主要内容编写成打歌调,将廉洁元素注入阿数瑟调中。 如今,在临沧各地,随处可感受到廉洁文化的教育浸润。“我们将继续探寻、梳理本地优秀文化中的‘廉洁因子’,用好红色故事、家风家训、民间典故等‘活教材’,积极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真正让廉洁文化可感、可触,入脑、入心。”临沧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临沧市纪委监委 编辑:魏丛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