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互联网时代法治宣传工作的深刻实践。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边境形势错综复杂,普法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云南省委、省政府并未因此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管面、穿线、联点”的边境民族地区普法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民族地区干部的优势,通过“五用工作法”强健了边境民族地区普法的筋骨,培养了一批以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基层普法队伍。同时,通过“法治宣传边关行”等活动,畅通了普法网络,让学法用法在边境一线蔚然成风。 专项普法行动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开展智慧普法。在普法过程中,创新普法方式,以群众视角和地方语言开展精准普法,推动普法宣传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例如,曲靖市委政法委联合共青团曲靖市委、曲靖市青年联合会,组织志愿者下沉一线,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意识。 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同时,网上法治宣传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法治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还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云南省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不仅是对法治宣传工作的有力推动,更是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的深入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治力量的引领下,云南省的社会治理基础将更加坚实,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 普法强基一直在行动。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推动专项普法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让法律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作者:魏丛岭 临沧新闻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