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沧江网评 > 普法强基补短板 互联网时代普法的新篇章
普法强基补短板 互联网时代普法的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1-02 15:36 新闻来源: 临沧新闻网  浏览量:68068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互联网时代法治宣传工作的深刻实践。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边境形势错综复杂,普法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云南省委、省政府并未因此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管面、穿线、联点”的边境民族地区普法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民族地区干部的优势,通过“五用工作法”强健了边境民族地区普法的筋骨,培养了一批以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基层普法队伍。同时,通过“法治宣传边关行”等活动,畅通了普法网络,让学法用法在边境一线蔚然成风。

专项普法行动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开展智慧普法。在普法过程中,创新普法方式,以群众视角和地方语言开展精准普法,推动普法宣传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例如,曲靖市委政法委联合共青团曲靖市委、曲靖市青年联合会,组织志愿者下沉一线,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意识。

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同时,网上法治宣传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法治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还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云南省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不仅是对法治宣传工作的有力推动,更是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的深入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治力量的引领下,云南省的社会治理基础将更加坚实,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

普法强基一直在行动。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推动专项普法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让法律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作者:魏丛岭 

临沧新闻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
中央省级媒体关注点赞临沧选派“自然村长”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中央省级媒体关注点赞临沧农克硝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中央省级媒体关注点赞临沧科技赋能 着力打造绿色经济高地
 
中央省级媒体关注点赞临沧佤族医药
中央省级媒体推荐临沧!诚邀四海宾朋来临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中央省级媒体点赞临沧联农带农实践
 
图片导读
 
咖脉:澜沧江转身时的琥珀色诗...
 
傣族象脚鼓:一鼓传千年,匠心...
 
临沧: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滇西秘...
 
春来临 枝头俏 食烟火...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