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人文地理 > 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游学云南丨凤庆:循着茶香 探访茶马古道重镇
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游学云南丨凤庆:循着茶香 探访茶马古道重镇
发布时间:2023-11-13 14:27 新闻来源: 云南网  浏览量:19547

21.jpg

“自大石头分岭为界,东为顺宁,西为永昌”

公元1639年,徐霞客的游历逐渐走向尾声,明崇祯十二年八月,他从右甸(昌宁)到顺宁(凤庆),离开保山跨入了临沧境内。在约半个月的临沧之行中,徐霞客在凤庆就待了十余天。

凤庆地处云南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该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云雾较多,有着种茶、制茶的悠久历史,素有“世界滇红之乡”的美称。今天的旅程,我们从凤庆开始!

01

勐佑镇——“土陶古驿,金色水乡”

从如今的保山昌宁出发,几经艰难跋涉,徐霞客的步履风尘终于踏上了今天凤庆县辖境的茶乡热土。

八月初五下午,徐霞客来到了当时的锡铅驿,即现在的凤庆县勐佑镇习谦村。

勐佑是傣语翻译过来的地名,原意为绿色坝子。它离凤庆县城十余公里,有“土陶古驿,金色水乡”之称。在漫长的人走马驮的旧日里,勐佑成为了连接昌宁和凤庆的重要通道。

由于山路艰难,挑夫难雇,当年的徐霞客几经波折,先后走过古时的锡铅驿、勐佑村、中火馆驿。

22.png

中和村荞麦花田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如今,锡铅驿改名为习谦村继续绵延,徐霞客当年走过的中火馆驿已成荒烟,而中和村一改旧时的模样,打造出一片“云上花海”景区。每年10月,漫山遍野的荞麦花盛放于中和村山峦之间,清风满袖,花开满目,荞香扑鼻,甚是怡人。

23.png

“云上花海”景区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每年3月,当第一缕春风掠过凤庆大地,勐佑村内的田园就听到了召唤,舒展成金色模样,傍依层层叠叠的山峦,一幅田园牧歌的画卷跃然纸上。

24.png

勐佑村油菜花海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5.png

土陶馆 图片来源:凤庆视点

土陶不仅是勐佑人赖以谋生的记忆,也是茶马古道的文化符号之一。于此处体验土陶制作,触摸到的不仅是一抔抔泥土,更是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潜藏的历史韵味。

02

滇红第一村——茶香浸泡的村庄

“……约一里,有一二家倚坡东,是为望城关,从东南壑中遂见郡城故也。”徐霞客在进入顺宁府时,曾途经望城关,也就是如今凤庆安石村所在地。

26.png

滇红第一村风景区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安石村被誉为“滇红第一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一桶滇红茶就诞生于此地。

27.png

安石村牌坊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说到滇红就不得不提及徐霞客与茶的缘分了,在其离开顺宁府北上后,便来到了澜沧江的南岸。这一夜,他留下了一段至今凤庆人妇孺皆知的经典游记:

“三沟水哨……又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笕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余。”

从此太华茶随徐老先生的游记名播神州,而事实上,这是徐霞客进入凤庆后第三处描写喝茶的场景,足以看出凤庆与茶的渊源。

28.jpg

凤庆百抖茶 许文舟 摄

今天,太华茶的制作工艺虽未能完整传承,但关于滇红茶的故事仍在继续述说,走进滇红活态博物馆便能回溯起滇红茶从生长到生产的历史。

29.jpg

采茶体验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滇红第一村景区内部,开设了茶文化体验中心,游客可通过亲自采茶和品鉴不同种类的滇红茶,感受醇正的滇红茶文化。

03

凤庆文庙——云南省现存第二大文庙

来到顺宁(凤庆)府城的徐霞客“南过郡治前,稍转东街,则市肆在焉。又南逾一坡,出南门,半里而入龙泉寺,寺门亦东向。”游记中所载的郡治,为今天的文庙片区一带,市肆为文明街、朝阳街一带。

凤庆文庙坐落于凤庆县城内部,是凤庆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文庙内部整体布局中轴对称,又设置台阶式院落层层递进。

30.jpg

文庙龙门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尽管徐霞客行经此地时,文庙尚未修建。但倘若徐霞客穿越至今,弥漫其间的浓厚文化气息也一定会吸引这位饱读诗书的“旅行达人”。

31.png

滇红茶博物馆 图片来源:凤庆视点

文庙片区内还建有全国首个滇红茶博物馆—凤庆滇红茶博物馆,馆藏中含有滇红茶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历史文稿资料、茶农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各式各样的茶器茶具,以及年份久远的样茶藏品,成为滇红茶历史科普教育基地。

04

鲁史古镇——茶马古道第一镇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徐霞客在拂晓时就已把饭吃好,越过湍急的江流,过完三台山,抵达阿鲁司衙(今鲁史镇)。

“……度桥,即循北坡,临南壑东北上,三里,蹑冈头,有百家依冈而居,是为阿禄司(阿鲁司)。”即是到了鲁史。

鲁史古镇是云南西部茶马古道第一镇,是中国最神秘的三大古镇之一。鲁史镇在县城东北部,鲁史镇距县城80千米,居澜沧江、黑惠江之中间,历史上素有“夹江”之称,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

32.jpg

鲁史古镇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不但为过往商客养脚蓄劲,也令过客喘息不定,因为,站在鲁史,往后看,山成路;往前看,路成山。

33.jpg

鲁史古镇楼梯街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徐霞客到了鲁史,先安顿下来,“……再瀹汤而饭,以待驼骑,下午乃至。以前无水草,遂止而宿。”那一晚,徐霞客歇在鲁史。

这一夜是万家团圆的中秋夜,而徐霞客则独自一人在这离家乡几千里外的古驿客栈,寂寂然然青灯伴孤影慢慢作记。在家乡江阴,按习俗此时正家家户户互赠月饼,并合家在院中食饼赏月了。从顺宁府城来时他也特意买了一个月饼,以资今夜赏月,无奈滇西多雨,此时月亮被厚实的雨云遮盖着,只好竟自睡去。

34.png

远眺鲁史古镇全貌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这一晚他在游记里写下“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

35.png

古镇马帮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由于鲁史古镇地处茶马古道要道上,历史悠久,南来北往的人到此定居经商,街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广场”的集众家之长的独具一格的格局。

36.png

鲁史古镇建筑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37.png

古镇四方街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以四方街为集镇经纬线的中心点,呈圆状分布。民宅建筑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一楼一底三格三厦屋面,泥瓦封火墙。四合院有花园,三合院有花台,并绘有壁画、诗句、对联,求其家宅方圆,藏风聚气,暖和兴旺。同时,民居建筑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也兼具南诏风格的建筑群落。

05

古墨村——水磨坊的群居之地

来到凤庆,除了循着徐霞客当年的足迹游览外,还有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古村落值得去走一走。

古墨村的先民多有诗书大家,村内仍存有清乾隆年间进士牌匾,因古有文墨,后人便以古墨为此地命名。古墨村境内如今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水磨坊和独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情人河流经村内全境,灵气动人。

38.jpg

古墨村情人河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整个村落沿情人河一分为二,分为古墨和新墨两个自然村,二者隔河相望。徐霞客的日记中虽不曾出现古墨村的痕迹,但此处风光人情仍值得一览。

39.jpg

古墨村水磨坊群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古墨村沿袭大理南诏建筑风格,布局多呈现出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一天井的模式。独立飞檐大门、白墙青瓦的设计,有清白做人的寓意。

40.jpg

水磨坊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水磨坊群内分布着一片繁茂的核桃树林,其树干粗壮,枝密叶茂,清爽碧绿,迎风摇曳。流水依傍绿树,石磨围绕民居,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一片盎然。

旅游路线:

第一天:凤庆县城——滇红第一村——勐佑土陶馆——鲁史古镇

第二天:鲁史古镇——古墨传统村落——凤庆文庙

美食

粑粑卷

以豌豆粉为主料,配以辣椒、草果、茴香等佐料制成,在当地即是食物又是零食。

41.png

粑粑卷 图源:恒春临沧

长毛豆腐

鲁史古镇产的长毛豆腐可谓一绝,属于臭豆腐的一种,但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臭豆腐,其质地细腻,无论烤、炒、炸、煮,味道都令人赞不绝口。

42.png

长毛豆腐 许文舟 摄

43.png

长毛豆腐 凤庆县委宣传部、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泡核桃

泡核桃是凤庆的著名特产,因其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良好品质颇受欢迎。该地的核桃油更是营养丰富,清香自然。

徐霞客对此早有记载:“郡境所食、所燃皆核桃油。其核桃壳厚而肉嵌,一钱可数枚,捶碎蒸之,箍搞为油,胜芝麻、菜子者多矣。”

44.png

凤庆核桃 图源:凤庆县雪山镇裕源核桃专业合作社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实习生 赵晴

美编:胡津滔

 




相关阅读
贡象节:倾听人象共生的故事
来沧源开启一场难忘的美食之旅
重走双江勐库茶马古道 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织
 
四月到临沧 把日子过成诗
临沧:茶香里的非遗制作技艺
世界佤乡 秘境沧源
 
图片导读
 
临沧临翔:这片高山花海,深深...
 
爱由心生 人道临沧...
 
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一...
 
云南凤庆:保护利用让茶马古道...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