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沧江网评 > 【网评大赛】“三个聚焦”让乡土人才“破茧成蝶”
【网评大赛】“三个聚焦”让乡土人才“破茧成蝶”
发布时间:2022-05-13 16:09 新闻来源: 临沧市网信办  浏览量:6010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生力军”,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乡土人才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各基层党组织要以慧眼识珠的眼光就地取“才”, 让更多的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彰显价值、出力出彩。

慧眼识才,让乡土人才在乡村落地生根。乡土人才被称为发展“草根经济”的“金种子”。他们来源于民间、成长于乡土、工作在基层,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都是身怀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带领致富发家的能人、高人,其实践经验接地气、易推广,深受群众信赖、鼓舞百姓信心,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各地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完善县、乡(镇)、村干部人才对接机制,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积极引“才”,以慧眼识珠的眼光就地取“才”,通过摸底调研、组织推荐等形式,挖掘出一批农民企业家、农业种植高手、在外优秀回乡毕业生,并按照生产经营类、技能带动类、社会服务类等不同类型对乡土人才进行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并借助传统节日、传统风俗等关键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外出乡土人才沟通联络工作,增强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各级党组织既要办好干事创业的“关键大事”,也要办好衣食住行的“关键小事”,才能让乡土人才在乡村干得安心、住得舒心、过得开心,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双丰收。

诚意爱才,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实现乡村振兴,既要有“最强大脑”,又要有“强壮躯干”,既需要掌握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也需要拥有独门技艺的乡土人才。要优化乡土人才培养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地制定乡土人才培训计划,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帮带帮扶等方式,让乡土人才成为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中坚力量。要建立乡土人才“传帮带”机制,为乡土人才明确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结对帮带”,分类分批、实地指导。要组织乡村人才“走出去学”,根据不同专业技能提升的需要,分期分批组织相应的人才到先进农村、企业等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深耕乡土人才成长沃土,蓄满“破土而出”的能量。

善待用才,让乡土人才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进入新时代,广袤的乡村大地万象更新,呼唤各类人才策马奔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来抓,坚持在规划发展村级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时,把乡土人才手艺技艺通盘考虑进去,不断完善政策扶持、政治激励、精神奖励等制度机制,在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生产经营和创业方面加大对乡土人才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带着技能或资金入股村级合作社,将个人所领办或创办的企业(合作社)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创建规范化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发展项目,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全力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同时,将优秀的乡土人才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人选,为乡土人才提供更大的平台。

作者:段绍东(镇康县委组织部)

 沧江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沧江网评,投稿邮箱lcxww0883@163.com。


相关阅读
彩云网评:整治形式主义就得硬碰硬
【爱国卫生运动】“爱卫”引领向健康
【人民法官鲍卫忠】良好家风涵养更多时代楷模
 
夯实未成年人控烟法律基石
挖掘用好红色资源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昆港时评】“茶咖”融合 为云南美好生活“样样好”蓄力
 
图片导读
 
温度临沧 | 茶山卫士...
 
云岭楷模发布厅2024年第一期...
 
新奇!动物界“基建狂魔”黄胸...
 
云南昔归,更懂普洱...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