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中 获第五届和第九届骏马奖
袁智中曾两度获得骏马奖,她的作品《最后一封情书》《远古部落的访问》分获第五届和第九届骏马奖。“每个人在写作的时候都担负着一个使命。”袁智中认为,这个使命对于佤族来说,就是用文学的方式对佤族文化进行解读,让它长远地发展下去。
陶玉明 获第十届骏马奖
“故乡是我生命的母土、灵魂的栖息地、永远的精神家园。它的山给了我精神,它的河给了我力量,它的土地和人民给了我深情。”陶玉明的作品《我的乡村》获第十届骏马奖,陶玉明表示,文学创作是他感恩和回报家乡的一种方式,未来将尝试以更多的文学体裁进行创作,更好地展现新时代人们的乡村生活。
刘玉红 获第十一届骏马奖
刘玉红凭《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获第十一届骏马奖。作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挖掘远古文明,呈现佤族远古部落、远古习俗、现存文化现象、生存境遇、生活现状和精神状貌。“希望能用文字的形式把本民族的文化保存下来,在宣传民族文化的同时助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刘玉红表示。
张伟锋 获第十三届骏马奖
“家乡是我写作的根脉所在。”张伟锋所作的《空山寂》以佤山为背景,关注山川草木、自然万物,聚焦人的精神世界图谱,对人类世界的焦虑与冲突、表象与内在进行整体的观察和广泛的思考,该作品获第十三届骏马奖。
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艺术创作的根基。作家们在交流中表示,家乡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成为了文学创作中重要的灵感来源。
临沧境内居住着23个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临沧独特的边疆民族文化,为临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临沧籍作家获得骏马奖,是临沧文学、云南文学乃至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收获。”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纳张元、《边疆文学》副总编李朝德、临沧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松分别对四位作家的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他们表示,从作家们的作品中看到了临沧民族文学发展的无限潜力。
活动中,参加朗诵会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师生以及文学爱好者们纷纷向作家们请教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作家们一一进行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创作,努力将内心真实的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生动地传达给每一位读者。
此次活动由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主办,临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沧市融媒体中心承办。(记者:吴明美 字 然 杨再国 编辑:邓红梅)